茅家埠这座600多年的古桥,原来是从桐庐迁移来的
玉涧桥,位于桐庐县分水保安村排后桥的玉涧溪上,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1384),清康熙年间重修。玉涧桥外观古朴典雅,桥长18米,宽6米,孔径7米,高3.5米,为二孔石桥。明崇祯九年(1636),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飘然而至,让玉涧桥走出小山村,让更多的世人了解玉涧桥往事。
玉涧桥往事
保安溪是由大源溪和小源溪在保安坪合流形成,因而这两条支流及数十平方公里的区域,人们统称保安源。保安村是大小二源的门户,也是分水、印渚地区通往富阳万市的必经之路,还是到达於潜的唯一通道。保安溪沿村段水流称之玉涧河。河面宽几十米,苦于两岸无桥,两岸行人来回需脱鞋袜卷裤管趟水。一到冬天,寒冷刺骨,殊为不便;汛期山洪暴发,洪水猛涨,两岸交通就断绝了。
明洪武年间,排后桥顾氏家道不幸,男丁大多早夭,四代二十多位寡妇,满门仅存二位尚未成年的小儿郎。在那个讲究福报的年代,顾氏遗孀决定做一件积善行德的大事,以求好报来改变家族的命运,最终决定在玉涧河上建桥。
这些妇人们先与当地绅士及邻村德高望重之人商讨,再请造桥工匠共同策划建桥方案和经费之事等。当时明朝建立不久,财政紧缺,建桥经费需自己解决。当花完所有的积蓄时,仅完成了整个工程一半多点。正当一筹莫展之际,遇到了一位化缘的和尚,和尚被妇人们的精神所感动,答应帮助她们化缘募捐。于是,和尚带着一位顾家的小儿郎四处募捐。一日,两人来到昌化一家大户人家化缘,说明来意后,恰逢当家女主人也是寡住,且家底丰厚,遂答应建桥不足部分由她出资。终于,建桥工程得以继续。
玉涧桥所用的石料都是本村后山的青石,工匠们把它凿成建桥所需的石条。那时建桥设备简陋,民工基本为募工,主要以人力、畜力来搬运操作。工匠们发挥高超技艺,先在河床上用直径二十多厘米、长三米的圆松木纵联一排做桥墩基石,再把事先凿成的大小长短石条纵联分节,垒砌为双孔石拱桥,石条分节处,则用灰浆做粘合剂,坚固无比。
明洪武十七年(1384),桥在众人的期盼中终于建成,远观蔚为壮观。因处在玉涧河段上,故称玉涧桥。不知何因,玉涧桥桥南有十三个台阶,桥北则有十七个台阶,两侧石阶并不对等。中心桥墩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,工匠将桥墩筑成了船头形,防止洪水直冲碰撞主桥墩,也防桥墩下面松木被水淘空。玉涧桥经历了六百余年,除桥面有几次小修补,桥身主体丝毫未损。玉涧桥的南北各立有一块石碑,桥南一块刻“玉涧桥”三字,桥北一块石碑上刻有顾氏一门孀寡造桥的史绩,十位主事、顾氏妇女的名字,以及那位化缘募捐高僧和顾氏小童的姓名,可惜该石碑今已遗失。
明崇祯九年(1636)十月,一代地理学名家徐霞客从家乡出发到杭州,再过余杭、新城又过马岭。十月初五早上,过楮村坞、兑口桥、板桥、保安坪、玉涧桥,“桥甚新整,居市亦盛,山始打开,有名排石……又东两里止于唐家拱,时日已中。”当年徐霞客到达排后桥已是中午,先走不起眼的跨涧平桥(排后桥),再踏上玉涧桥,而后往别处考察。徐霞客这段游记,便是对排后桥村和玉涧桥最高规格的记载,非常难能可贵。
玉涧桥“今生”
1998年,桐庐县建造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,玉涧桥标高位于水库淹没线以下。为了更好地保护石桥,2003年8月,这座距今六百余年的古桥,被整体迁移至杭州西湖杨公堤旁的茅家埠。
时至今日,排后桥与南堡等村一起消失在莹莹碧波之中。青山不改,绿水长流,排后桥的人们,心中念念不忘的始终是那一方恋恋不舍的故土。昔日以水路而繁华成村聚族,今日因水利而聚散离合,留下的是历史,带不走的是乡情。柔美的西湖杨公堤上,玉涧桥风采依然,那来来往往的行人,匆匆跨桥一过,蓦然回首,不都成了徐霞客么?
撰稿:桐庐县民政局
编辑:方沁薇、章琳帆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
延伸阅读
●天凉了,杭州这个慢生活体验区约吗?
●杭州这个古村落的建筑都依水而建,假期去看看吗?
●杭州这个古村落绝美!村口就有浪漫的场景~